極光紫/夏夜藍/菸草卡其


平常日:
週一至週五 09:00~19:00
週六日、國定假日 10:30~19:00
開學期間:
(通常維持三週,實際情形依店內公告為主)

週一至週五 9:00~20:00
週六日、國定假日 10:30~19:00
地址 : 新竹清華大學風雲樓一樓


  食力07:麵包時代!看見台灣的「ㄆㄤˋ」食力
書籍基本資料
BOOKID: 515142 類別: 期刊  
條碼: 4712977749788   ISBN: 4712977749788  
出版商: 原復會社(食力foodNEXT)   作者: 食力foodNEXT  
出版日期 2017 年   譯者:  
定價: 188 售價: 169
店內無庫存  購買

從麵包師傅吳寶春於 2008 年奪得世界麵包大賽亞軍,到 2010 年更一舉拿下冠軍,因而掀起台灣麵包市場的狂潮,到底是有多火熱?台灣人到底有多愛吃麵包?根據2016 年財政部財政統計資料庫得知,台灣的麵包業者共有 6127 家,銷售額約 265.8億元,若加上沒有營業登記的市場攤商與餐車,銷售額勢必更高。此外 4 大便利商店包含 7-11、全家、萊爾富與 OK,販售麵包的門市也有10322 家,而知名大賣場包含好市多、家樂福、愛買、大潤發則有 139 家,加總起來等於全台灣至少有 16588 家麵包店,無論走到哪裡都會被麵包店包圍。
從上述統計資料顯示,麵包店的密度之高,代表麵包已經是台灣人飲食文化中密不可分的一部分,加上台灣師傅屢屢在國際賽事中傳出佳音,更讓台灣人願意用驚人的「食力」,創造出麵包的高額產值,讓台灣正式邁入「麵包時代」,也讓全世界看見台灣的「ㄆㄤˋ」食力。
這就是台灣麵包時代的真實樣貌,但麵包這產品又是如何在台灣發跡的呢?
傳統台灣點心以漢餅、糕餅為主,直至日治時期,麵包才傳進台灣,但當時一般人根本買不起昂貴的麵粉,吃麵包的習慣並不普及,直到 1948 年國民政府遷移來台,帶來了許多麵包師傅,加上美國援助時期提供大量的麵粉給台灣,才開始有業者投入麵包的生產製造,例如創立於1949 年的福利麵包,不過當時的麵粉主要被用來製作麵條,麵包只有占據其中一小部分,並大多供應給在台灣的美軍顧問團食用。
1962 年台灣麵粉之父同時也是聯華實業的創辦人苗育秀創立「台灣區麵麥食品推廣委員會(即現今穀研所)」,並開設烘焙課程,麵包才逐漸普及化,不過當時以甜麵包與軟麵包為主,歐式麵包較不普及。2008年時任穀研所組長的施坤河(今穀研所所長)帶領吳寶春、文世成、曹志雄等 3位選手組成台灣代表隊,在「法國巴黎世界麵包大賽」中獲得亞軍,引起台灣媒體爭相報導,其中歐式麵包選手吳寶春更憑藉著紅酒桂圓麵包讓全民驚艷,自此台灣正式掀起麵包時代的風潮。






『網路書局售價若有變動,則以水木書苑現場售價為準』